本期备考经验分享学员--储同学

校区:杨浦复旦

工作经验--6年

复旦MBA面试成绩:C线

管理类联考笔试成绩:230


自我概述

大家好,非常荣幸能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。2020年对我来说是非常神奇的一年,年初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考虑过要考MBA,因为我已经有一个硕士学位。但当复旦大学MBA第二批面试资料审核的时间到来的时候,我还是很心动,因为我深知MBA的学习是有其特殊性的,对目前正处于事业转型期的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

我是从2020年5月份开始的,在以往的工作生活中,我喜欢把每一次考试或者任务,拆解开来,分成一个个步骤,然后一步步打怪。这次考试也一样,通过分析,我发现MBA的提前面试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无法通过,甚至拿不到笔试机会。而我在面试过程中,最大的劣势是没有商业项目的经验,因为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公众号和短视频的运营,有一定的管理经验,但比较片面。如果自己从头开始看管理学书籍或者案例,时间上也不划算,所以,我决定报一个培训班。

 

选择培训班的时候,我主要看重的是口碑,作为互联网重度用户,我分别对比了搜索引擎、知乎、公众号等多个平台的推荐,以及历年培训班学员成绩,最后选择了复旦求是,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。


面试了解准备

由于疫情原因,七月份才开始资料审核,从五月到七月这两个月之间,除了工作,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个面和组面的准备上。个面主要准备的自己行业内的知识,组面主要准备的是管理学知识,而且组面还有很多隐藏规则。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,组面是比个面更大的考验。所以,我的精力是三七分,大部分投入到组面中。组面的知识对我来说确实有些陌生,我先从头到尾把复旦求是朱老师的网课看了一遍,朱老师讲得深入浅出,把理论知识和案例结合的很好,他不仅仅是教你记住这些概念,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把他用到案例里面,说出来。我把朱老师说的要点都整理出来,做成思维导图。我当时意识到,如果想在面试的时候侃侃而谈,那么必须把概念背的滚瓜烂熟。所以这两个月,我每天抽出至少一个小时时间,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,4C、4R这些概念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,甚至在工作中也能反复用到。


我的面试心得体会

个面虽然难度没有组面大,但也是有套路的。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列表,针对性列出自己的答案,然后反复修改和练习,这个过程虽然很枯燥,但十分有效。在个面中面试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在我的射程范围之内。

 

组面除了要会概念,还要切实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。互联网公司、消费品公司、在线教育、新国货这些都是热点,组面的时候是肯定能用的到的。但我当时处于概念和案例两张皮的阶段,所以我积极参与了复旦求是的模拟组面,模拟组面和实战基本是一比一复制,一开始紧张的要死,最后渐渐进入了状态,老师每次的点评鞭辟入里,回家针对性修改,就能取得巨大进步。最终拿到了C线的成绩。



联考笔试准备

很多同学在面试通过后,就会“报复性”懈怠一阵子,我也不例外,面试成绩出来后。虽然我之前有过考研成功的经历,但也过去好几年了,知识生疏了很多。而且我当时换了一家互联网公司,工作量大幅上升,如果再不开始,后面会非常被动。

 

我仔细研究了一下MBA联考的内容,综合里面包括:数学、逻辑、写作,还有一门是英语。其中英语最靠基本功,如果英语基础好,就没有太大的问题,如果大学里没有考过6级,那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。数学基本是小学奥数+初高中内容,逻辑是最需要系统化学习的,因为真的跟我们平时做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差异。基于面试建立起来的信任,我依然选择了复旦求是的笔试辅导班。由于工作繁忙,我平时主要上网课,但为了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,我又报了国庆集训班和模考班。模考班非常推荐大家参加,对自己的复习进度有全面的掌控,能够针对性查漏补缺。

我复习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,所以我选择了抓大放小的复习方法。

 

英语:
我英语还可以,所以英语主要在冲刺阶段背了一些模板,除此之外,在英语上没花过什么时间。写作部分,最主要的是掌握好套路,在通过网课和国庆集训营,我掌握了大、小作文的套路,写起来非常快,只要保证这部分成绩中上就可以。

 

数学和逻辑

数学:数学75分,虽然都是高中学过的知识,但时间长了,忘得差不多了,我一开始做了几套真题,只能得24-27分,可把我打击坏了。但仔细分析错误后发现,主要的失误是:不记得公式和计算错误。公式只能从头开始背,计算也只能从头开始练,我又回到高三生的生活,工作996,9点下班后20分钟吃饭,40分钟陪孩子。10点开始刷题,刷到半夜1点。终于数学提升了一些,结果在国庆集训班模考的时候,我才发现我用时太长,后面作文都差点没写完。想要快,就只能让自己形成动作记忆,疯狂刷题。

 

逻辑:
对于逻辑,我真诚的奉劝大家,一定要找靠谱的机构和老师,因为只有靠谱的老师,才能化繁为简,把复杂的推导过程简单化,如果老师是晕的,那你会晕头转向。很幸运的是,复旦求是的逻辑老师思路非常清晰,把每一步推导过程都图表化、公式化、口令化,我只看了一遍网课就捋清了思路,然后就在题目中反复运用,反复总结。在模考中不断提速。


结语

可以说,我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,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数学和逻辑上。最终,我取得了230分的成绩,比我想象中还要好。借此机会,我对求是的老师们表达诚挚的感谢;所以,时间规划对于在职考研的同学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也希望所有的同学,在备考的过程中都能找对方法,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。祝愿大家都可以考上理想的院校!